点击上方蓝字▲关注“十点读书”,享受美好生活
5月7日晚上8:00
(资料图)
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,
出身中医世家的名中医杨志敏老师
分享《三餐四季这样吃,养出健康好体质》
点击下方预约按钮,预约直播
这两天,刷到知乎一个很好哭的热搜。
一位癌症晚期的34岁妈妈,为了给5岁的女儿留下点东西作为陪伴,在知乎上发帖求助。
帖子有近千万的浏览量,也得到了3284个回答。
出于感动和好奇,我点开了评论区。
划着划着就愣住了。
回答最早的时间,是2020年2月份。
也就是说,发帖求助的妈妈,此时很可能已经在另外一个星球了。
帖子里提到的小女孩,我们无从知道她的现状。
但有一点,我想是很肯定的:
女孩在长大的过程中,不会丢失妈妈那份特别的爱。
有人说:挚爱和亲人的离世,不是一场暴雨,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。
每每想起,心里总会隐隐作痛。
此言不虚,但相比之下,我更喜欢《寻梦环游记》中的一句台词:
“死亡不是真正的离开,真正的离开是被人遗忘。”
只要你记得,爱就不曾走远。
离开,并不一定是终点。
求助帖底下,一位妈妈的回答,透露着坚毅和勇敢。
“我在26岁的时候生了我的宝贝,四个月后我乳腺癌……这个时候我什么都没有想,只想着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,增强免疫力。”
“无论治疗有多难,我都要活下去。”
抱着“好好活着,孩子就有亲妈”的信念,她积极与癌症做斗争。
她明白:
再多的物质陪伴,都比不上亲身陪伴。
那是由无数个感动、教导和支持的瞬间,编织成的大网。
兜住孩子一切的勇往直前。
给予他最大的安全感。
可如若事不遂愿,父母要提前一步去往另一个星球,他们也一定会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东西,陪伴孩子度过漫长岁月。
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。
一位爸爸身患绝症,弥留之际,他决定用一种稍显轻松的方式和孩子告别。
他自制了一顶外星人帽子,外形十分别致。
化疗时戴着,躺在病床时戴着,在孩子面前也从来不摘下。
终于有一天,孩子好奇地问爸爸:
“你为什么老戴着一顶帽子?”
爸爸故作轻快地回答:
“因为爸爸是外星人,爸爸很快就要到另外的星球上了。
可能很久很久以后才会回来,到时候我还会戴着帽子,这样你就能认出我了。”
因为年幼,再加上身边的家人也都跟着附和,儿子对此深信不疑。
爸爸离世后,过了很久很久,妈妈遇到了另一个很爱她的男人。
婚礼前,妈妈请求他可以戴上那顶外星人帽子。
他答应了。
于是,婚礼上出现了下面这一幕:
举行宣誓仪式时,继父戴着一摸一样的帽子,抱起孩子温柔地说:宝贝,爸爸回来了。
在场无数人泪奔。
这位患癌的爸爸把悲伤和不舍都留给了自己,却把温暖和快乐留给了孩子。
更重要的是,他用大爱成全了妻子和儿子的后半生。
“即使我不在,你们也值得被好好爱着。”
如果可以,我想没有一位父母忍心离开。
可当意外来临时,他们总是会直面命运的残忍,却把最坚实的后背留给了孩子。
那是无论怎样都不会轻易倒下的后背。
面对告别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不知所措”。
来不及好好说再见。
台湾作家龙应台在50岁时,遭遇父亲离世。
那一刻,她意识到:
亲人的陪伴何其短暂,相伴的每一刻,都值得好好体会和记录。
于是,她提笔写下《目送》,围绕人生的生死大问,寄放了对亲人的眷恋不舍,写尽了亲情的放手与失落。
既是对自己人生的梳理,也作为给孩子留下的一份礼物。
书中写到:
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”
而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总是习惯着留下些什么,用尽自己最后一份力,为孩子多铺一段路。
网上一位42岁的妈妈,在女儿初三时确诊淋巴癌晚期。
尝试治疗期间,她就立刻启动筹备,想着要给女儿留下点东西。
她先是将手里治病的钱,划出一部分,给女儿购置了一套公寓。
一来是担心爸爸以后再婚再育,女儿没有自己的小窝;
二来也想给女儿一个坚实的退路,让她可以放心长大。
为了能尽快落实,即使在化疗期间,她也坚持自己来回跑装修。
从硬件配置到卧室软装,每样都是亲自挑选。
另外,考虑到女儿长大后的变动,她还买了大额年金保险。
等女儿年满18岁时,就可以自己领取,去创业或出国。
闲下来时,她还给女儿录了很多语音,方便以后女儿想妈妈了,就能听一听。
随着时间的进度条不断缩短,很难想象她是忍着怎样的伤痛,完成这些动作。
而这一切,都只为了让孩子日后的路走得更顺畅。
曾看过一个提问:“如果你有了孩子,你会如何养他?”
一条高赞回复:“无论你在物质上是否富有,在精神上一定要给足孩子。”
除了物质支持,精神财产的影响更为深远。
一位21岁的网友,分享了自己妈妈患病离世后的感想:
“整个生病期间,她一直教我很多事。
以后记得不要多吹空调,吃东西一定要慢点,少喝凉的,还叮嘱闺蜜们以后要帮我把关男朋友。
她病重的时候,还会给我烧一桌喜欢的饭菜。
后来妈妈虽然离开了,但她教会我的很多东西,我都能在后来的生活里想起来。”
除了这些,最重要的是妈妈一直有阅读的习惯。
不论患癌前后,妈妈的书桌、床前以及家里大大小小的角落,都会放置各种书籍。
妈妈总告诉她读书的重要性,也会买很多书给她。
长大后,她也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,还在书中得到了无尽的精神慰藉。
这样的精神财富,坚实地伴随着她。
“没有父母,孩子就失去了最坚实的依靠。”
正是明白世事无常,尝过命运苦厄。
父母们才更明白自己对孩子的重要性。
即便在弥留之际,依然会全力托举着孩子,身体力行影响孩子。
今年2月份,《人民日报》分享过这样一则视频:
画面中的孩子在看动画片,片里的主人公正在叫“妈妈”。
孩子看得出神,也对着电视激动地喊了一声“妈妈”。
坐在沙发上的妈妈听到了,立马应声“哎,她也有妈妈”。
然后喃喃了一句:
“小莫吉也有妈妈,每个人都有妈妈。”
念到后半句,语调明显下沉,表情也凝固了。
下一刻,她背着孩子,偷偷抹起了眼泪。
评论区里有人说:
“她已经没有妈妈了,但她妈妈一定很爱她。”
那一刻,她是孩子的妈妈,更是想念妈妈的孩子。
正因为有被妈妈好好地爱过,在听到这个称呼时,眼泪才会止不住地夺眶而出。
父母的爱,就是孩子一辈子的底色。
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行事风格,觉得那就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。
于是,充满家暴的家庭,孩子多习惯用暴力处理矛盾;
而被温柔对待的孩子,则更懂得温柔待人。
我还曾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。
一位妈妈在患癌时,依然竭力保持着以往的精神面貌。
该吃吃,该喝喝,在孩子面前也同样积极乐观。
病重住院后,她的身边常围绕着三个孩子,叽叽喳喳,欢笑一堂。
有一天,孩子们商量着,让妈妈陪他们看一场电影。
妈妈爽快地答应了,并在医院的帮助下,挂着吊瓶,躺在轮椅上,被推进了电影院。
那是一场只为他们准备的电影,妈妈和孩子们都看得很开心。
那天之后,这位妈妈很快就告别了人世。
三个孩子也各自被好心人领养了。
成长得特别好。
妈妈生命的最后时刻,展现出来的陪伴、乐观和爱,成了他们独自长大时,心底的一颗种子。
随着时间,开出了力量蓬勃的花朵。
珍·尼尔森博士曾说:
“孩童的两大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。”
需求被满足后,孩子内心便有力量应对未来一切。
这种“归属感”会提升他们的安全感,让他们不会觉得父母离开的那一刻,自己就会被抛弃;
而“确认自己的重要性”,则让他们坚信,自己是优秀的,是值得被爱的。
这两件事,足以帮助他们抵御成长中的种种。
父母、亲人、挚爱的离开确实很痛,因为那往往意味着无期的告别。
但所幸,人是有回忆的。
每每回首,他们的音容笑貌总会留在心间。
他们说过的话,总会在某个瞬间从脑海中蹦出来。
甚至一个看似平常的举动,也会隔着时空,左右着我们的决定。
所以,不妨换个思路。
也许他们只是跳出了时间,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存在。
和风一起,和雨一起,他们以原子的形式重组,散落在你的四周。
最后,想放上一首关于离别的诗歌。
希望屏幕前的你相信:
只要记得,爱就不曾离去。
请勿在我的坟前哭泣,我不在此,我并未长眠。
我是吹拂世间的万千和风,是雪地里的轻柔软绵,是谷子成熟时翻涌的金色波浪,是轻柔的秋日雨涟。
当你从清晨的宁静中苏醒,我将化身河流上空群鸟飞行;
当你披着月色沉沉睡去,我是夜空中温柔的晨曦。
请勿在我的坟前哭泣,我不在此,我从未逝去。
点亮【在看】,愿我们一生被爱包裹,永远一往无前。
作者 | 阿慌,慌慌张张,不只为碎银几两。
编辑 | 张敬,两眼带刀混账到老。
主播 | 夏萌,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。
图片 | 视觉中国,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方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